李嘉誠上周五正式宣布退休,應是意料之中的消息,但新聞界仍然大篇幅報道,分析和評論不斷,大家仍然把它看成是大事。原因很簡單,人稱「超人」的李嘉誠不但是香港首富、在財經界舉足輕重,政治上,他的發言也分量十足,每逢有政治大事例如特首選舉,媒體都希望在李先生的發言中找出若干玄機。
李嘉誠神話 很可能後無來者
港人對「李嘉誠神話」津津樂道,因為他的商業成就的確前無古人,而且其企業王國絕對是在香港「土生土長」。以香港這樣一個小地方,沒有政府扶持而能夠走出維多利亞港,打造出一家跨國巨企,「李嘉誠神話」絕不簡單,也很可能會後無來者。
一切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一場收購戰。1979年9月25日晚上11時45分,上市未滿7年的長江實業在中環華人行總部召開記者會,李嘉誠宣布長實跟匯豐銀行達成協議,以每股7.1元的代價收購9000萬股和記黃埔普通股股權。一名華資商人入主成為英資洋行的大班,消息震動香港商界。當年控制香港經濟命脈的仍是英資企業,和記黃埔在當時四大英資洋行中排第二,資產值高達62億元,長實當年的資產值則只有7億元,實力懸殊,外界都以「蛇吞象」形容這宗收購。
一手促成這次收購的匯豐銀行提供給李嘉誠的條件十分優厚。當時和黃每股資產淨值高達14.5元,李嘉誠以每股7.1元購入,折讓高達五成。匯豐同意長實可先付交易總額20%,餘額的一半在半年內支付,尾數可在不超過兩年內付清。當年擔任和黃主席兼行政總裁的韋理對匯豐的出售安排十分不滿。套用今天的說法,匯豐是把和黃「賤賣」給李嘉誠。匯豐就此發出公開聲明澄清,認為賣價合理,匯豐可在這宗交易賺取厚利,也相信新買家(長實)能夠為和黃的發展帶來好處。事實證明,匯豐的決定十分正確。
匯豐拱手讓出老牌英資企業給華資商人,一直被認為是匯豐和港英政府在1970年代末開始意識到華資冒起,而內地也開始推行開放政策,港英政府和英資都有意向華資「示好」。換言之,在商業收購背後有強烈政治動機。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對此說完全否定。他說:在1973年,大約有一半香港上市公司市值來自怡和、太古、和黃、九倉等英資企業,它們在香港的政治地位舉足輕重……但在二次大戰後,英商卻無法在當地動員華人社群支持殖民地政府……殖民地政府也無法置現實於不顧,刻意照顧英國和英資公司的利益……在香港的英資商人曾經游說英政府放棄不干預政策,改為向企業提供直接資助,但為港英政府拒絕,殖民地政府寧願選擇自由市場力量決定英資企業的命運(見《香港金融風雲40載》,2013年;也可參考Leo Goodstadt, Uneasy Partners: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Profit in Hong Kong, 2005)。
近世中國第一批現代商人企業
事實上除了「李嘉誠神話」之外,在1970年代開始崛起的華資還有包玉剛(收購九倉是另一役經典收購戰)、鄭裕彤、李兆基、郭德勝等。他們的成功,都是拜香港的自由市場和開放營商環境順勢而起,其間並沒有政府「扶持」,也沒有政策優惠,更不會有政府資助。他們的冒起壯大都是依靠最「傳統」的企業家精神:勤奮拼搏、觸覺敏銳、敢於承擔風險。他們都是香港成功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創辦的更是近世中國出現的第一批具現代意義的商人企業:不是官商,也不是「紅頂」商人,也不是國企。李嘉誠在這批華商之中能夠進一步由香港走向國際,不靠政府撐腰而商業版圖可以遍及全球,就更加難能可貴。
地產巨企都是汰弱留強的倖存者
毋庸諱言,這批「本土企業家」在冒起的過程中能夠疏通政府關係、游走於法律規管之間的灰色地帶(特別是在取地、規劃和建築方面),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香港的市場環境基本上是公開競爭,政府不會扶持,也不會直接拯救任何企業。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本地有若干知名地產企業都因為決策錯誤,在經濟不景氣時撐不下去而倒閉。我們現在看見的地產巨企,其實都是激烈的汰弱留強之後的倖存者。
中國傳統社會以「士農工商」排序,商人不受重視,社會地位也不高,而且都得依附官府求存。晚清洋務運動,中國出現了一批新型企業,但都是官督商辦,即現在所稱的國營企業;真正的民營企業寥寥可數,而且規模有限。反而因為開放口岸通商,外國企業進入中國發展,衍生出一批洋買辦。他們成為了最早接觸並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經營管理知識的中國人,在打通中外貿易、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學者引述1846年《香港行名錄》中有本地買辦開設行號的紀錄,在19世紀末20年代初,中國民族工業企業創辦人或主要投資人中,買辦出身的佔了24.8%,買辦也是香港開埠後新興的社會勢力之一。然而在國人眼中,買辦都是依附洋人、奴性十足的負面人物,連洋務運動重要人物容閎也說「買辦之俸雖優,然操業近卑鄙」(參考《買辦與近代中國》,2009年)。1949年之後,買辦更被視為反動分子,沒有立足餘地。
因緣際會,香港的資本主義市場、法治和自由競爭環境從開埠即一直發展,百多年來不少由買辦建立的家族生意變身成為現代企業;1949年後南來的內地難民也在香港落地生根,創建了不少成功企業。他們不是官辦企業,也不再是依附洋人的買辦,而是香港的傳奇和成功故事。
只要有公平競爭環境 香港就不會輸
對於李嘉誠退休的消息,評論褒貶不一。而在內地,對這宗新聞的議論,一篇由朋友傳來的網文〈別了,李嘉誠,一個悲哀的黃金時代〉可說很有代表性。文章說:「 他(李嘉誠)將大陸的資產幾乎拋售一空……看不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無論是香港老一輩的企業家,還是新一代的企業家,在格局上都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這些年,已經愈來愈沒人提到香港的企業家了。」內地人對李嘉誠和對香港持這種看法的,應該數不在少。在他們眼中,香港已經「玩完」!
然而,當我們看見內地經濟仍然以國企為主體、民營企業仍未成氣候、市場繼續受政府高度「保護」、官商一體的格局未變,香港不但不會下沉,反之其實仍然大有作為。香港毋須內地特別照顧,只要有公平競爭的環境,香港就一定不會輸。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https://www.litenews.hk/?p=4795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