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香港人總是覺得能夠入讀香港大學的學生成績極好,英文自然也是高人一等。朋友工作時收到一封來自港大學生的電郵,英文水平雖然不算是一塌糊塗(勉強看得明),但從該學生的用字和句構,不難看出該學生沒有認真考究過部分字詞和句構的特定用法。
事實上,從筆者不足十年的教學經歷中,近似的情況屢見不鮮。不少香港學生誤以為英文好,就是要「簡單複雜化」,殊不知只是寫多錯多,結果學了十多年英文,水平仍然十分低落。
我們首先要知道,寫文章不論為了分享知識、提供建議、投訴、或是說故事等等,都需要清晰表達想法。用英文寫作時,要注意三個範疇:文法、用字及組織。
文法:英文文法非常嚴謹,稍有錯漏或會影響意思。如果想要改變句子結構,我們也需要留意字詞的詞性(part of speech)和後綴(suffix)會否需要變動。
用字:遣辭用字貴精不貴多,所以運用生字時要清楚了解其意思和用法;用字精準才能夠傳遞訊息。
組織:把內容有條理地鋪排出來,要逐步解釋清楚因果關係、刪減無關的枝節、留意主題句能否帶出核心訊息等等。
綜觀以上三個要素,不難看得出寫作本來就十分困難。首先,學生要有非常穩固的文法根基,建構句子時不能出現太多錯漏。其次,改善用字和組織也不容易,因為不能依賴盲目的抄寫。除了練習寫作之外,學生需要大量閱讀文章,並留意:(1)作者討論某個議題時用上甚麼字詞;(2)如何將訊息串連一起;(3)如何掌握語氣。
不幸地,很多香港學生不打算下苦功,只希望得到速成的方法去學英文,所以他們只著重所謂的「簡單複雜化」。這又是出自甚麼誤解呢?
誤解一:詞彙愈難愈好!
考試要求學生詞彙要豐富,但學生以為考試是罕見字的「數量競賽」,於是刻意使用大量罕見的難字。
誤解二:句式要極度複雜!
句式運用也是考試的評分準則之一,於是學生把各種句式堆放在一起,但沒想到自己根基不穩,只會寫多錯多,令改卷員難以理解。
誤解三:文章組織佔分不高,所以不重要!
筆者教學時觀察到組織薄弱的文章,主要源自字數問題。不少平庸的學生以為字數多就是內容豐富,分數自然更高。乍看來很有道理,但事實上,實力較高的學生具備能力表達詳盡的論說。這並不代表能力稍弱的學生只要能夠寫到同樣的字數就會更加高分。
誤解四:背誦金句,分數更高!
英文能力本來就不高的學生,連S. V. O. 的基礎也未能掌握、常見字詞拼寫起來亦十分吃力,結果只能寫到一塌糊塗,甚至不知所謂。背誦金句其實是白費心機:第一句寫到好「高級」,但以後的十多句句子卻充斥低級錯誤,改卷員當然會知道第一句是背出來的。
香港考試局又如何評核考生的英文寫作試卷呢?到底考試要求和評分標準,是否附合寫作的三個基本元素?抑或香港考試局一直都在鼓勵學生「簡單複雜化」?
翻開2017年HKDSE英文卷的考生表現(Candidates’ Performance),不難發現學生和考試局心目中的英文應用有具大的差異。看著考試局的評語和建議,筆者可以想像到額頭冒煙的改卷員努力壓抑著撕碎考卷的衝動 – 這一份心情,筆者也很明白的。
先看看HKDSE英文的寫作考試:寫作卷分兩部分,卷一(Part A)是短文,不設選答,字數要求約200字;卷二(Part B)是長文,提供8條題目,考生要選擇一題作答,字數約為400字。改卷員要按照三個範疇來評分,分別是內容(Content)、語言(Language)和組織(Organization)。內容方面,改卷員會考慮到文章到底有沒有跟足要求答題、有沒有離題、內容說服力如何等等;語言方面,考試局列明文法和字句運用是評分要求,所以學生要恰當運用豐富的詞彙和句式;組織方面,改卷員會留意文章整體的鋪排,以及推論手法是否連貫、合乎邏輯等等(p.131-132)。
考試局評分後有甚麼感受?筆者把這些感受分成以下兩大類別:(1)文法及遣辭用字,以及(2)內容及組織。
文法及遣辭用字
2017年改卷員發現背誦金句和範文的案例比往年少,值得高興。考試局再三強調語言學習涉及賞析和創作,背誦是違反了教育的原意(p.166)。不過,誇張的詞彙(hyperbolic)和僵化短語(stock phrase)依然令人吃不消,濫用discourse markers的情況亦比較嚴重,反映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字詞的真正意思和正確用法(p.169)。
語言方面的評分要求有一項指出,學生要有豐富的詞彙和句式,但這不表示每一句都要出現低頻率字詞;即使在使用低頻率字詞時,學生亦應該留意這些字詞是否合適。如果考生的文法錯漏百出,運用大量的生字和僵化短語也於事無補;相反,文筆簡潔而又清晰易懂的文章,得分可能比實力不足但又刻意賣弄文筆的文章更加高分(p. 169)。
內容及組織
考試局亦發現為數不少的考生無法有效地組織內文,從而無法帶出重點。能力稍高的學生雖能寫得更清楚,但連貫性(cohesion)有待改善(p. 169)。考試局也希望學生可以全面鋪陳內文,提供更多who, where, why和how的細節;提出建議時,要考慮清楚對象;報告書也需要更多的資料(p.170)。
2017年最受觀迎的兩條長文題目,合計有60%學生作答(p.166-167),性質偏向論說,但也有建議成份。透過這兩條題目,可以見到能力較弱的考生「頭大身細」,前部分資料異常豐富,但下半部草草了事,原因之一是前半部分加插了無關的論點和枝節(p.167-168)。筆者認為其他原因包括時間安排不當,又或者他們沒有看完問題就動筆,結果發現有所遺漏時,已經太晚了。
不難看出,HKDSE英文科非但沒有鼓勵學生「簡單複雜化」,也列明此舉只會帶來反效果。考試局也提醒學生:學習英文沒有捷徑,文法、思維導圖(mind map)和校對(self-correction),與定期的閱讀和寫作訓練一樣,極有幫助(p.166)。筆者對此十分認同,也希望各位學生努力建立英文基礎。功力強了,自然會寫得更好。
參考連結:
- 2017 DSE English paper 2: Samples of Candidates’ Performance
- 2017 DSE English 教師簡介會簡報表
(謹以此文章送贈將奔赴試場的考生,祝願各考生取得佳績)
作者:溫仕文(筆名)
https://www.litenews.hk/?p=4755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