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方觀點】大埔車禍 「行政長官主導」模式開啟?

【香港輕新聞】周六(10日)晚發生在大埔公路上的翻車事故,《信報》指港府處理得宜,將「行政長官主導」發揮極致。此外,事故還引起不少「溢出效應」:包括對今年春節是否還應放煙花的討論,以及因車禍而起、打破十年來捐血記錄的市民捐血潮……


「行政長官主導」發揮無遺?


《信報》有多篇文章重點評論事發後港府官員的舉動。該報「金針集」「香港脈搏」評論欄目12日文章對政府本次的表現讚多於彈,又形容特首林鄭月娥在本次事件中的回應「初步而言算是處理得宜」、「將『行政長官主導』發揮極致,十分符合新政府施政風格」。


其中,「香港脈搏」就明言:政治人物在處理在災難事件時,既要注意適當時候向有需要者伸出援手;又要注意關心的尺度,過多過少都容易出錯。目前,政府的回應主要聚焦在慘劇本身,重點是如何幫助受傷乘客及死者家屬,這樣做算是「中point」。


「金針集」就指,從政府這次事後的反應,至少能看出新班子應對突發事件的分工是明確的,事發後主要官員全部暫停當前手上的活動,轉而關注此事:特首林鄭臨時決定缺席原定的藝人活動,改前往醫院探視傷者;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代表政府參與路祭,且沒有選在事故當晚;當日出席港鐵活動的運房局局長陳帆接到消息後也即刻離場,協助處理事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也在翌日迅速在網誌發文悼念及又表示會全力幫助受難者。政府班子在10日當晚緊急會議後,宣布成立法官主持的調查委員會,密切跟進事件。「金針集」稱,有這種反應步驟,或多或少與林鄭曾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有關;若後來跟進工作不出錯,港府本次表現是值得肯定的。


車禍「頭七」日應否放煙花?


事發之後,輿論出現一種聲音,是說按車禍發生的日子推算,今年年初二(17日)正好是車禍死者的「頭七」日,於是呼籲政府為悼念幾位死者,停止今年的新春煙花匯演,香港政圈有不同黨派的人已表示支持該提議。


《明報》新聞稱,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自由黨黨魁鍾國斌及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等人均表示贊成取消今年的煙花慶祝活動,以示哀悼。至於政府方面,則對該倡議不置可否,林鄭日前被問到此事時未有正面回應,只強調應優先做好對事故家屬的支援工作,認為這是當務之急。


不過,《巴士的報》Ariel專欄就指,相信社會對於「放不放煙花」的意見一定會兩極化,因此政府無論如何選擇,都會有激烈意見駁斥;目前應對方法暫時只有冷處理,「拖多一日半日睇睇環境先」。


車禍引起捐血潮打破十年紀錄


另一方面,車禍引起另一個社會現象:港人群起捐血。根據《東方日報》消息,車禍發生後有網上消息流傳血庫告急,令大批市民從10日起紛紛到各區的血站獻血,直到11日仍熱情不減。文章稱,紅十字會的數據顯示單11日一日已有約2200人捐血,其中有一半人成功捐血,該數字甚至突破了近10年來單日捐血的最高紀錄。紅十字方面又強調,「因應車禍需捐血」的消息並非由會方發出並已作澄清,但市民仍絡繹不絕前往血站,令原定昨晚8時截龍的血站工作處理至凌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m730》引述日前香港紅十字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醫生總結德2017年本港收集血液的情況,評價是「整體未如理想」:捐血人數少於16萬人,只佔整體適齡捐血人口的3%;捐血登記的人次約31萬,血液收集量為24.4萬單位,這兩個數字都按年下跌約5%,捐血情況並不理想,而血庫的確存在告急,才令11日一日的捐血量,打破十年來的記錄。



https://www.litenews.hk/?p=4545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