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洲史稍有研究的人來說,馬其頓讓人想到的大概是亞歷山大大帝、夥伴騎兵、重步兵方陣、薩里斯長槍、高加米拉、希臘化時代等嚮鐺鐺的名字。如果雅典與斯巴達代表希臘文明中民主與尚武精神之代表,那馬其頓就是希臘文化走向世界的開始。不過,今天的馬其頓,除代表一個人口稀少的南歐山區小國外,因其國名而起的衝突,也代表著南歐曾經揮之不去的夢魘,仍在這地區不同民族的腦海中飄盪著。
馬其頓的爭議,其實和歐洲種族遷移有關。古馬其頓人靠著亞歷山大大帝創立的輝煌帝國,足跡踏遍歐亞,並為中亞地區帶來希臘化時代(希臘化甚至以間接的形式影響中華文化(註1)),不過,隨著年月過去,希臘本島及亞洲各希臘化國家不是淪為羅馬帝國的領土,就是逐漸在地化。隨亞歷山大流連在亞洲及埃及的馬其頓人漸漸和當地人同化,本島的馬其頓人又和當年視他們為野蠻人的其他希臘人漸漸同化,具獨立認同的馬其頓人歷史應就此完結,甚至連希臘人自己都漸漸變成羅馬帝國的順民。然而,500年後因西羅馬帝國滅亡而加劇的草原民族大遷移,再一次改變這地的歷史。
旋渦之始:斯拉夫人的到來
隨著阿提拉侵略的完結,更多的草原民族,例如匈牙利人、哥德人、阿蘭人等陸續進入歐洲大陸,而在7世紀時,原住於今日白俄、烏克蘭及波蘭交界的斯拉夫人,亦因為阿瓦人(Avars)及馬札爾人的侵擾而陸續逃入東歐及南歐。後來的人類學家為將他們與前往俄國草原上的斯拉夫人區分,將這批人稱作東斯拉夫及南斯拉夫人。由603年開始,由於拜占庭帝國東境受到波斯人攻擊,被迫將西境大部分士兵東調,巴爾幹半島門戶完全向斯拉夫人洞開,不同部族的斯拉夫逐南下佔領巴爾幹半島北部及中部廣大地區,最遠時甚至到達希臘沿海的撒洛尼卡,幾乎將希臘與君士坦丁堡切斷,馬其頓地區亦落入斯拉夫人手上。
不過,這其實沒怎樣激化兩個種族之間的關係,因為入據巴爾幹半島大半地區的斯拉夫人(當中集中在南部的被稱為塞爾維亞人)沒多久就被東來突厥化的保加爾人所入侵,只有幾個塞爾維亞小茹潘(部落領袖)能以屬國的形式繼續生存。保加爾人更在巴爾幹半島中部及北部建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和南部的拜占庭帝國分庭抗禮,馬其頓及希臘北部地區經常成為兩國爭持的地方,幾個小茹潘在這兩大帝國之間遊走投靠。在這形勢下,希臘人與塞爾維亞人的仇隙根本就微不足道。這情況持續了大約400年,期間塞爾維亞人正式完成東正教化。
公元12世紀下半期,塞爾維亞眾茹潘終於統一起來,並脫離兩個已經衰落的帝國的控制,組成塞爾維亞王國,至14世紀時,更已經臣服保加利亞王國,並對江河日下的拜占庭步步進迫。拜占庭為求自保,竟於公元1353年引來東部的大敵鄂圖曼帝國協防,新生的塞爾維亞王國及巴爾幹半島其他斯拉夫人國家根本不是這個大帝國的對手,加上往羅馬請求教皇援助的杜尚國王於1355年因病逝世,王國陷於分裂,變相引誘鄂圖曼帝國的部隊進一步北上。
1371年,塞爾維亞諸公國聯軍在切爾門戰役慘敗,1389年,殘餘勢力再與北部同屬斯拉夫人的波斯尼亞王國聯合,並於科索沃平原與鄂圖曼帝國決戰(Battle of Kosovo)。塞軍雖用計刺殺蘇丹穆拉德一世,最後仍然戰敗,巴爾幹半島大部分被佔領,69年後,塞爾維亞人最後一個獨立公國都被肅清,加上新佔領沒多久的拜占庭,巴爾幹半島盡歸鄂圖曼蘇丹的麾下,希臘人及斯拉夫人又成為另一大帝國下的臣民,並在米拉制度下受著相對寬容的管治,直到四百年後……
第二次動亂:巴爾幹半島民族主義對撞
直到19世紀,馬其頓地區仍然不是甚麼事非之地。畢竟所有涉事種族都是帝國臣民,除自治範疇以外根本沒什麼話語權。
然而,鄂圖曼帝國在十八世紀末的衰落並多次被俄國擊敗(最慘重的要算1787年的俄土戰爭),直接導致對巴爾幹半島地區的控制能力削弱,地方力量(如駐軍)對當地非穆斯林的壓迫亦與日俱增,加上十九世紀西歐民族主義浪潮,塞爾維亞人率先揭竿而起,於1804年至1817年間發動兩次大起義,對抗鄂圖曼禁衛軍的恐怖統治(註3),經過多次血腥鎮壓與反擊,最終控制了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乘時和蘇丹取得協議,成功建立具更大自治權的塞爾維亞公國,並推舉軍事領袖洛什.奧布雷洛維奇為大公。
受到塞爾維亞公國高度自治的刺激,希臘民眾由1820年代開始發動獨立運動,最終於1831年成功爭取獨立;而最後的主角保加利亞,則於1876年爆發反鄂圖曼帝國統治的四月起義。
起義雖受鄂圖曼正規軍及猛烈鎮壓,卻引起歐洲社會的強烈關注及列強干涉,俄國甚至於1877年出兵攻打鄂圖曼帝國,並協助保加利亞光復大部分地區,最後鄂圖曼帝國慘敗,被迫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在列強干涉下,經1878柏林條約修訂,保加利亞正式以自高度自治大公國的形式出現在巴爾幹半島上。
這時馬其頓雖然仍被保留在鄂圖曼的控制部分,但三國都覬覦這塊土地。無他,這裏其實已變成塞族斯拉夫、保加利亞斯拉夫(斯拉夫化的保加爾人)及希臘人混居之地(註1),而且三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亦愈來愈高漲,總想讓這區的土地與人民回歸自己的懷抱。僵局維持了大約三十年,這裏最終成為巴爾幹火葯桶首次真正爆發之地。
十九世紀後半期,巴爾幹半島之所以被稱為歐洲火葯桶,原因是這裏成為多個民族及帝國對峙之地:俄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意大利、泛斯拉夫主義、希臘民族主義、土耳其民族主義、大保加利亞、大塞爾維亞、大希臘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這僵持形勢的破局,就在鄂圖曼帝國控制的馬其頓。
20世紀初,馬其頓地區的居民發動了規模不大的抵抗運動,旋即遭到鄂圖曼部隊殘酷鎮壓;隨後土耳其青年團在國內發動革命,要求蘇丹實行立憲及大規模改革,塞、希、保三國(保加利亞於1908年宣告獨立)意識到鄂圖曼帝國仍有不能忽視的國力,若改革成功,馬其頓地區更難奪回,逐秘密進行結盟(連和馬其頓沒什麼關係的黑山亦加進來),準備一舉奪取鄂圖曼帝國在歐洲的剩餘土地。
1912年10月,四國聯軍動員70萬人,分三路集中攻擊中馬其頓及沿岸城市撒洛尼卡,僅20日的時間,鄂圖曼帝國在歐洲的軍隊就全線崩潰,鄂圖曼帝國向保加利亞求和,次年5月眾參戰國在倫敦招開和會,馬其頓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希臘瓜分,撒洛尼卡則併入希臘,鄂圖曼帝國在歐洲只餘下不足三個香港大小的土地,史稱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然而,誰也想不到四國聯盟在戰爭完結後隨即反面:列強不願見到大塞爾維亞的實現,保加利亞在馬其頓的領土劃分上又與塞爾維亞發生嚴重衝突,在奧匈帝國支持下,6月保加利亞向塞爾維亞及希臘佔領區發動攻擊,但遭迎頭痛擊,黑山及羅馬尼亞亦先後向保加利亞宣戰,連鄂圖曼都發動反攻,奪回色雷斯以東地區,保加利亞為免軍隊遭包圍,7月初被迫宣佈投降,史稱第二次巴爾幹戰爭。8月的布加勒斯特和約中,保加利亞損失慘重,而馬其頓亦被分成三個大約相等的部分(瓦爾達馬其頓、皮林馬其頓、愛琴海馬其頓),分別由塞、保、希三國佔有。這個劃分基本上確定了今日大馬其頓地區的歸屬。
劃分過後,馬其頓雖然暫時脫離巴爾幹旋渦的中心,但更大的流血,已迫在眉睫……
註1:佛教於東漢傳入中土前,曾於西域及中亞希臘化地區流行過相當長的時間。很多研究者認為,佛像及袈裟其實是深受希臘化地區人像雕塑及希臘長袍所影響。
註2:標題中的“Macedonie”其實是法語,是指法國菜拌雜菜。這味菜的詞源原本就來自馬其頓這名字。
註3:鄂圖曼禁衛軍其實並非正規軍,而是一種特殊的邊境部隊,也是鄂圖曼帝國後期對巴爾幹地區進行高壓統治的衍生物:當地保加利亞基督徒要定期把他們的兒子奉獻給蘇丹,鄂圖曼帝國向他們灌輸宗教訊息,讓他們成為最狂熱的穆斯林,然後讓他們加入軍隊,是為鄂圖曼禁衛軍。由於過份介入宮庭鬥爭中,這隊禁衛軍後來被調到鎮守「南歐前線」。不過,由於中央政府力量愈加薄弱,地方帕莎無力有效控制他們,他們反而變成巴爾幹半島的土皇,欺壓及殘害當地人民,無論鎮壓成功還是失敗,總有大量平民被他們虐殺……
參考書目:
- Ivan Ninić ,Migrations in Balkan History, , Beogard, 1989
- Richard C. Hall, The Modern Balkans: A History, London, 2012
- 黃鴻釗, 東歐簡史, 香港, 1996
- Windward, 〈巴爾幹雜伴:近世保加利亞與戰爭〉,《戰爭史研究》 第十七冊,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年
https://www.litenews.hk/?p=5360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