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方觀點】中國資金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香港輕新聞】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上周訪華後,宣布取消數個涉及中方「一帶一路」的項目,又批評中國房地產企業牽頭的豪宅項目只為外國人(特別中國人)打造。有評論認為,連番事件反映馬哈蒂爾對中國的不信任,擔心國家淪為中國政府及企業的附庸;亦有意見指,在各國對中資企業起戒心下,它們「走出去」的掘金之路,將會愈來愈困難。



馬來西亞新任首相馬哈蒂爾上周到訪中國,惟在相關行程結束前,他公開宣布取消包括東海岸鐵路和兩項油氣管道的計劃。外界認為,這次取消計劃可說是「一帶一路」計劃遇上的最重大挫折。


《香港01》周報「安徒筆記」專欄提及,在結束訪華行程的記者招待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反覆強調自由貿易的好處,馬哈蒂爾除了連聲附和之外,也非常尖銳地提到「不想看到新型殖民主義出現」,他指因為窮國沒有能力在開放、自由的貿易中與富國較量。


專欄認為,馬哈蒂爾立心把話都說得坦坦白白,既表示馬來西亞不是原則地敵視中國崛起,反對「一帶一路」,但「一帶一路」並非每一個項目都會帶來玫瑰園,更疑懼它會成為窮國依附和受制於強國的「新殖民主義」,而他就是要來制止此事發生。


對於馬哈蒂爾「新殖民主義」一詞引起爭議,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署理所長饒兆斌《明報》表示,對於用上這字眼不盡同意,但認為這會是對中方領導層的良好提醒,「我不認為他所言意指中國真的是新殖民主義強國」。


饒兆斌認為,那是警告中國未來不要那般行事,以及小心那些數以十億計的中方出資項目,或會對較小國家造成不可承受的負擔。


《蘋果日報》蘋論分析,馬哈蒂爾表面的理由是項目超出馬來西亞國力,令國家負債太沉重,但實情是他不想在基建及財政上倚賴中國,受其影響甚至擺佈;而馬哈蒂爾連番對中國在大馬的投資出招及出言狠批,反映的正是對中國的不信任及提防,擔心國家會淪為中國政府及企業的附庸。


蘋論強調,馬來西亞對中國投資的抵制、反彈不是孤立的,其他不同國家也紛紛採取措施限制中國企業投資,以保護本國經濟利益以至國家安全:



  • 澳洲政府早前就表明禁止中國的互聯網基建巨企(包括中興及華為)參與競投澳洲的5G網絡發展,以免影響國家安全。

  • 有消息指日本政府會採取類似做法,在打造5G網絡時把中國的科技巨企排拒在外。

  • 歐盟、美國也紛紛對中國企業收購當地大企業或參與高科技開發設限,甚至明令禁止。


至於近日成為焦點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在馬來西亞「森林城市」項目,落成後預計可容納約70萬人。據指,去年售出的單位數目中,七成買家都是中國人。


《信報》專欄作家林日彥認為,馬哈蒂爾所預見的不單是一個項目對一個國家的影響,而是究竟整個中國崛起,以及用不同的經濟方式入侵,對一個國家的自主發展所帶來的長遠負面影響。


林日彥表示,中國發展商透過在海外買地皮,大興土木,然後再把樓盤賣給中國富裕的一群人,讓內地游資可以成功地游出海外,但同時也是一種「變相殖民」的方式,「當然還未計算那種炒高地皮、炒高樓價、炒高物資等破壞」。


林日彥分析,這場捍衞戰由美國「狂人」率先掀起,然後大家看見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家,開始對一些中資企業起戒心,如今就連一個東南亞國家也公然說不,可以預視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掘金之路,將會愈來愈困難重重。



https://www.litenews.hk/?p=5815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